日前,以“城市病”與城市治理為主題的2014中國城市學年會在杭州舉行。在城市生態環境分論壇上,專家們就霧和霾從何處來,為何霧霾難以驅散,如何治理“城市病”等問題進行了探討。
1、霧霾從何而來
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研究員認為,霧和霾本是自然界的兩種天氣現象。過去,霧是植被排放的大量含碳氣體中的可溶性部分,是一個自然的過程。但是現在,無論是霧和霾,背後都與加重的氣溶膠污染有關。近二三十年來,我國中東部區域霧霾問題日益嚴重,主要是由人為排放的大氣氣溶膠顯著增加所致,也就是說,當今不論是霾還是霧,其背後都有大量與人類活動有關的氣溶膠粒子參與,這當中就包括人們常常提到的PM2.5,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。
在大城市,汽車尾氣污染十分嚴重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指出,我國的城市大氣污染雖受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的制約,早期呈現出明顯的煤煙型污染特征,但隨著城市汽車擁有量的激增,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逐漸加重,這使得我國大氣污染日益呈現出複合污染的態勢,即由煤煙型污染與機動車尾氣污染及其他污染疊加構成。
“在城市大氣污染當中,城市機動車污染實際上比工業煙氣帶來的污染更難以治理。工業煙氣問題可以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解決,但是由於機動車排放標準升級只是針對新車,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”賀泓說。
 2、霧霾天為何頻繁出現
為什麼現在的霧霾天這麼頻繁?賀泓指出,首先,大的背景是城鎮化率提高太快。像發達國家遇到大氣污染的問題,基本上是在城鎮化率在50%上下的時候,而我國的城鎮化率也在這個範圍,這是一個大的背景。
賀泓說,霧霾頻繁發生,其中有氣象的外因素,但是,我們更加看重的是大氣複合污染的內因。在大氣複合污染條件下,大氣氧化性的增強、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污染物的轉化加快,這才是造成我國中東部霧霾事件頻繁出現的根本原因。大氣中的PM2.5或PM10及其前體污染物,大大超過了由當地氣候、地形等條件形成的環境容量,一旦出現持續的靜穩天氣,就會出現污染物無法擴散的情況,進而導致大氣中細粒子超標。
為什麼霧霾難以治理?“這是因為典型的複合污染造成大氣環境的容量下降,對此,實際上沒有直接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,這也是霧霾難以治理的原因之一。”賀泓說。
3、治理還需多管齊下
賀泓認為,要降低我國霧霾發生頻率,近期需要從四個方面加強控制,包括機動車排放控制、燃煤煙氣脫硫脫硝、控制工業廢氣污染、減少農畜牧業無組織排放和生物質燃燒。
“其中,油品質量升級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應該放在優先的位置。因為機動車尾氣直接排放致霾的PM2.5及前體物,對城市圈大氣灰霾的形成有較大的貢獻。另外,我國汽油車的排放法規尚未包含細顆粒物的限制,應儘快著手研發汽油車細顆粒物控制技術,支撐新標準立法。”賀泓說。“從污染物種類來說,建議優先控制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和氨,因為這些污染物和灰霾形成關係密切。”
專家們同時指出,污染控制要區域共同參與,要有國家政策和機制的強力驅動。
“對於霧霾背後的大氣氣溶膠污染的控制,需要區域各省共同參與才能奏效,區域聯合防治是相對成本低、環境收益大的舉措。”張小曳還建議,國家應將PM2.5控制納入各省市領導考核的約束性指標。(記者 葉曉楠)
 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ilkgj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